About nirbyheaven

我是高橋秀長醫師 https://drtakahashireal.carrd.co/ 您的乳腺有事,就是我的事 🇯🇵 乳房專科|乳房外科 乳癌|良性乳房疾病 乳房定期檢查|乳房乳頭整形 男性女乳|乳腺炎 乳房重建|脂肪移植 乳癌遺傳基因諮詢檢測 台湾高雄在住の日本人 🇯🇵 医師です。 乳腺のことなら、まかせてください。 📍門診時間 高醫本院:週三早上、週五下午 岡山高醫:週三下午

【恭賀】本科陳芳銘教授當選台灣乳房醫學會第十屆理事長

恭賀高醫乳房外科陳芳銘教授榮任台灣乳房醫學會第十屆理事長,持續推動乳房醫學專業發展與病患照護品質提升。 本院乳房外科 陳芳銘教授,近日榮獲推選為 台灣乳房醫學會(TBCS)第十屆理事長,肩負起引領全台乳房醫療發展與學術推廣的重要任務。 台灣乳房醫學會成立以來,致力於促進乳房疾病之研究、教育、診療與預防,為全台乳癌防治與醫療品質把關的重要核心。陳教授長期投入乳癌外科治療、術後重建、學術研究與教學推廣,專業深受肯定,此次當選可謂實至名歸。 我們由衷祝賀陳教授,未來也將持續支持其推動乳房醫學跨領域整合,提升國人對乳房健康的關注與照護。 📌 更多資訊請見台灣乳房醫學會官方網站: https://www.bcst.org.tw/bcst_Web/Content_Page.aspx?pid=0&uid=1

By |2025-09-19T13:11:07+08:0029 7 月, 2025|最新消息|0 條評論

衛教文章-乳癌患者常用醫療衛材耗材教導指南

乳癌患者常用醫療衛材耗材教導指南 乳癌治療過程中,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多種醫療衛材耗材,以協助術後恢復、減少副作用並提升生活品質。了解這些耗材的功能與正確使用方法,對患者及其家屬而言至關重要。 常見醫療衛材耗材及使用方法 1. 義乳與專用內衣 對於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的患者,義乳可協助恢復外觀對稱,提升自信。義乳應選擇與另一側乳房大小相符的尺寸,並搭配專用內衣使用,以確保舒適與穩定。市面上有多種款式,建議由專業人員協助選購。 2. 壓力手套與彈性套筒 術後淋巴結切除可能導致淋巴水腫,壓力手套與彈性套筒可協助減少腫脹。使用前應由醫療人員進行評估,選擇適當壓力等級與尺寸,並教導正確穿戴與保養方法。 3. [...]

By |2025-11-12T23:29:47+08:007 5 月, 2025|衛教文章|0 條評論

乳癌賀爾蒙治療:整合照護的基石

乳癌賀爾蒙治療:整合照護的基石賀爾蒙受體陽性(ER+/PR+)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70–80%,其腫瘤生長受到體內雌激素或黃體素的刺激,因此抑制或阻斷荷爾蒙作用成為輔助治療(adjuvant therapy)的重要策略。一、賀爾蒙治療藥物種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(SERMs)代表藥物:他莫昔芬(Tamoxifen)機制:競爭性拮抗乳腺組織中雌激素受體,阻止雌激素促進腫瘤細胞增生。芳香化酶抑制劑(AIs)代表藥物:阿那曲唑(Anastrozole)、來曲唑(Letrozole)、依西美坦(Exemestane)機制:抑制周邊組織中芳香化酶,減少體內雌激素合成。卵巢功能抑制(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, OFS)方法:LH-RH 類似物(如戈舍瑞林)或外科結紮,用於絕經前高風險患者,以配合他莫昔芬或AIs使用。二、適應症與治療時程絕經前患者首選他莫昔芬5–10年,可視高風險考慮合併OFS;若術後進入絕經,可改為AIs,總治療時程達10年。絕經後患者優先使用AIs至少5年;高風險者可考慮延長至7–10年,或先使用他莫昔芬2–3年後轉AIs,以降低復發率。三、常見副作用與管理類型常見症狀預防與處理潮熱、 盜汗     直至治療結束前後持續  可使用低劑量SSRI(如帕羅西汀)、中醫穴位貼敷或冥想等非藥物療法骨質疏鬆AIs使用者定期骨密度檢查,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,必要時加用骨吸收抑制劑(bisphosphonates)血栓風險他莫昔芬使用者留意下肢水腫、胸悶等症狀;高風險者考慮抗凝藥預防肌肉關節痛AIs與SERMs皆可發生規律伸展運動、物理治療或NSAIDs對症處理脫髮、疲憊輕度至中度保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以提升耐受度  四、進階合併標靶策略對於高風險或復發潛能高者,可合併 CDK4/6 [...]

By |2025-05-02T11:11:06+08:002 5 月, 2025|Uncategorized|0 條評論

乳癌放射線治療注意事項

乳癌放射線治療注意事項 放射線治療(Radiation Therapy, RT)為乳癌整合治療的重要環節,常於術後作為輔助治療,以減少局部復發風險並改善整體存活率。然而,放射線對正常組織亦有影響,以下就放射線治療前、中、後的注意事項做一整理。 一、術前評估與準備 完整病史與身體檢查 評估心肺功能、糖尿病、結締組織疾病(如紅斑性狼瘡)等可能增加放射線副作用的風險因素。 影像學評估 術後需確認手術範圍與切緣狀態;對於乳房保留術患者,術前 MRI [...]

By |2025-05-02T11:00:41+08:002 5 月, 2025|Uncategorized|0 條評論

男性乳癌:常見概況與重要性

男性乳癌:常見概況與重要性 男性乳癌(Male Breast Cancer, MBC)相對少見,僅佔所有乳癌的約1%以下,但近年發生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。由於男性對乳癌的認知不足,常在腫瘤已大且侵犯到淋巴結時才就醫,平均診斷年齡比女性晚(68歲 vs. 62歲)。早期識別與積極管理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。 風險因素與基因檢測 遺傳基因突變:約12%的男性乳癌患者帶有BRCA2突變,BRCA1則約1%。有家族史者建議接受遺傳諮詢與基因檢測。 年齡與種族:發病多在60歲以上,黑色人種發生率稍高。 [...]

By |2025-05-02T10:39:16+08:002 5 月, 2025|Uncategorized|0 條評論

乳癌診斷全攻略:從自我檢查到影像與切片檢查

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早期發現與準確診斷對於治療成效與預後至關重要。本文將介紹乳癌的主要診斷方法,協助讀者建立完整的認識與預防意識。 一、乳房自我檢查與醫師觸診 乳房自我檢查是女性每月一次的重要健康習慣,建議在月經結束後一週內進行。透過觀察乳房外觀、觸摸是否有硬塊或異常變化,可及早發現可疑症狀。此外,定期接受醫師的臨床觸診檢查,也是早期發現乳癌的重要方式。 二、乳房攝影(Mammography) 乳房攝影是目前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,特別適用於45歲以上女性。此檢查可偵測出微小的腫瘤或鈣化點,即使在無症狀的情況下也能發現異常。然而,對於乳腺組織較緻密的女性,攝影結果可能不易判讀,需搭配其他影像檢查。 三、乳房超音波(Ultrasound) 乳房超音波利用高頻聲波檢查乳房組織,特別適用於年輕女性或乳腺組織較緻密者。此檢查可區分實心與囊性腫塊,並輔助乳房攝影發現的異常區域進一步評估。 四、磁振造影(MRI) 磁振造影對於高風險族群(如BRCA基因突變者)或乳房攝影與超音波結果不明確者,提供更精確的影像資訊。MRI可評估腫瘤大小、位置及是否有多處病灶,有助於手術與治療規劃。 五、活體組織檢查(Biopsy) [...]

By |2025-05-02T09:45:55+08:002 5 月, 2025|Uncategorized|0 條評論
Go to Top